防控“埃博拉” 隔離防護是關鍵
連日來,埃博拉疫情引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面對突如其來的埃博拉病毒,解放軍第302醫(yī)院傳染病專家指出,隔離控制傳染源和加強個人防護是防控埃博拉病毒的關鍵。
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
我國著名傳染病專家、解放軍第302醫(yī)院專家組組長陳菊梅教授說,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導致最致命人類疾病的病毒之一,它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chǎn)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一旦致病,發(fā)展十分迅速,且致死率高,主要病理特點是皮膚、黏膜、多器官廣泛性的出血壞死。
解放軍第302醫(y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敏介紹,接觸傳播是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梢酝ㄟ^接觸病人和被感染動物的各種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颊吒腥竞笱褐锌删S持很高的病毒含量,據(jù)統(tǒng)計,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萬至100萬個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噴出的一點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她還指出,埃博拉病毒還可以通過皮膚、呼吸道或結(jié)膜等感染,也可通過氣溶膠和性接觸傳播。
無特效治療方法
趙敏指出,目前,對埃博拉出血熱尚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
抗擊“非典”英雄、我國著名傳染病專家姜素椿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療對埃博拉病毒感染無明顯療效,有計劃地收集埃博拉出血熱康復患者的血清,分組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老人、兒童、妊娠婦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進行早期輸注,可能會取得較好的療效,晚期輸注效果可能不明顯。
加強隔離控制和個人防護
專家指出,目前埃博拉出血熱尚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隔離控制傳染源和加強個人防護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熱的關鍵措施。只要控制疫情到位,埃博拉病毒并非不可防、不可控。
從非洲回來的人員要進行嚴格檢疫,有過疾病接觸史的人員要實施隔離觀察,以控制傳染源。醫(yī)學觀察期間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咽痛等臨床癥狀時,要立即進行隔離,并采集標本進行檢測。
同時,專家提醒民眾要提高對埃博拉病毒的認識,當前如果無特殊情況盡量不要去疫區(qū)活動;如果必須前往,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不接觸病人,重要的是要減少與高危動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觸,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發(fā)現(xiàn)的死亡動物,也不要處理動物生肉。
專家還指出,埃博拉病毒在常溫下較穩(wěn)定,對熱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滅活,60℃下30分鐘方能破壞其感染性;紫外線照射2分鐘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藥品敏感,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nèi)酯、福爾馬林、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感染性;鈷60照射、γ射線也可使之滅活。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