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健身,讓你宅家健美兩不誤
女明星佟麗婭近日在直播視頻中描述了她宅家期間如何每天在室內“至少跑半小時”,為了“看起來更苗條”,她還把跑步時間延長到了40分鐘。同樣,跟隨著健身視頻,“宅”家工作的北京某公司職員王嵐這些日子每天都堅持做半個小時瑜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像這樣的“云健身”已經成了許多女性每天的必修課。
防疫期間,因為不能出門,居家體育熱席卷全國,足不出戶的線上“云健身”模式也開始風靡。抖音發(fā)起了“線上健身房”挑戰(zhàn),一些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紛紛通過視頻分享健身心得;健身直播課琳瑯滿目,各種運動類型都可選擇,甚至還有為“全家老少”提供的家庭全套健身課;無論是專業(yè)體育媒體還是綜合性視頻網站,隨處都有“云瑜伽”“云跳舞”“云跑步”等健身專題,線上健身模式的風行,讓許多中國女性在宅家期間依然健身美麗兩不誤,也為國內居家體育的興起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環(huán)境。
疫情之下,居家鍛煉和“在線健身”風靡一時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人們普遍居家,避免前往公共場所活動。此次疫情強烈提示人們免疫力對抵抗病毒的重要作用,一個人是否適量、適宜地進行運動不僅與興趣愛好有關,更關乎著抵抗病毒的能力。即便是宅在家里,也要設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力。
一家體育用品有限公司CEO謝靚楷表示,徒手健身對于運動“小白”非常難,居家運動通常都需要輔助的健身器材,一方面是普通人很難徒手掌握運動幅度和運動量,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讓人對徒手運動失去興趣。比如一副小型啞鈴就能讓一個人的做操效果大幅提升。
據國內幾家主要體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從春節(jié)前疫情暴發(fā)到現在的兩個多月里,跑步機、橢圓機、瑜伽墊、啞鈴等家用體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銷量明顯高于往年,部分電商平臺的家用體育用品和健身器材已出現庫存告急乃至斷貨的局面。
同時,由于健身房、體育場在疫情期間關閉,人們的健身環(huán)境、健身方式也在悄然改變,不少依托于互聯網的云健身平臺紛紛做出新嘗試,推出多種在線健身課程。
例如,Keep、超級猩猩、樂刻等健身平臺均推出線上直播課程。Keep公司總經理李新艷介紹,防疫期間Keep主要做了三方面動作:第一是聯合多家機構和健身達人做了線上聚合直播大合集,形成一張“大課表”,帶動更多人進行居家運動;第二是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研制上線“居家防疫健身指南”專題,免費向所有用戶打造7天訓練計劃;第三是上線“守護健康運動聯盟計劃”項目,為在家“云辦公”的企業(yè)員工提供線上運動支持。
在家也能上體育課,視頻打卡線上隨時溝通
從2月17日線上學習伊始,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三學生小帆就開始了每天一個小時的體育打卡鍛煉,包括仰臥起坐、立臥撐、腰腹訓練、原地高抬腿跑、坐式排球等十幾個運動項目,還需要拍攝鍛煉視頻發(fā)到微信群里,老師會針對每一個孩子的動作一一點評和輔導。為了孩子們在家延學期間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以迎接即將到來的中考體育統(tǒng)一測試,該校初三體育組老師親身示范錄制了不同項目、不同類別的運動視頻,并將學生鍛煉計劃具體拆解到每一周、每一日,真正做到了“停課不停練”。
而隨著“云健身”需求增加,一些體育媒體平臺、綜合視頻平臺也通過與健身機構、媒體、體育管理部門的合作,推出一系列健身節(jié)目和資源。比如阿里體育聯合優(yōu)酷少兒發(fā)起了“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項目,2月初上線以來,該項目聯合國內體育科研機構、運動明星、體育培訓機構等100多家合作伙伴推出體育課,直播場次近400場,全平臺共有幾百萬人參與。目前,該項目還升級了“世界冠軍直播課”,持續(xù)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運動健康服務。蘇寧旗下的PP體育也相繼推出了《明星健身公開課》《30天瘦身計劃》等節(jié)目,幫助用戶在專業(yè)指導下居家科學健身。
為加強對市民居家健身的科學指導,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在防疫期間也開展“居家健身動起來”科學健身方法公益推廣活動,鼓勵體育專業(yè)人士、健身專家、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特長,分享簡便易行、科學有效、適于居家練習的科學健身方法,通過“北京健身匯”“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微博、微信公眾號和優(yōu)酷等平臺向市民發(fā)布,推廣武術、健美操、瑜伽、空竹、花棍等健身方法。
其實,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居民健身意識的覺醒,“云健身”這種新形態(tài)近年來逐漸風行。智研咨詢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中國人運動健身的方式正逐漸由無工具健身擴展至“線上+線下”相結合,在線運動健身客戶數量從2014年的1040萬人暴增到2018年的1.26億人。
李新艷說,長期來看,人們在防疫期間養(yǎng)成的運動習慣會有所保留,定期運動有望成為常態(tài),這也許是未來運動行業(yè)新的引爆點。不少專家和業(yè)內人士也認為,此次疫情可能會成為加速在線健身行業(yè)發(fā)展進程的利好,在線健身有望在未來繼續(xù)保持高速發(fā)展。
雖然健身直播等方式風起云涌,但其內容還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德勝建議應加強家庭體育研究,體育、教育、衛(wèi)健等部門與“互聯網+體育”平臺合作,盡快建立家庭體育與家庭健康指導體系,為每一個家庭建立“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數據庫,為家庭成員的科學健身提供多元化的精準指導,并鼓勵相關產業(yè)部門研發(fā)適應市場和家庭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健身產品。
(責任編輯:劉思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