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藥用”到“用得起”:讓救命藥不再遙不可及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今年2月28日,迎來第18個國際罕見病日。
兩年前,安徽李先生并不知曉這個日子。2023年4月,李先生的孩子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病,從此,任何和罕見病相關的“風吹草動”,李先生都格外關注,包括這個特殊日子。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政府有關部門、醫(yī)療機構、企業(yè)、公益組織等都在托起罕見病患者生命之舟?!闭跒閲H罕見病日活動忙碌的蔻德罕見病中心創(chuàng)始人黃如方表示。
用得上 解決臨床急需
“當時孩子剛剛滿月,被診斷患有一種罕見病——軟骨發(fā)育不全,當地醫(yī)院不知道如何治療,全家感覺天都塌了?!被貞浧疬@一幕,李先生內心依然隱隱作痛,“更絕望的是,孩子兩個月后,出現(xiàn)呼吸暫停的情況,當地醫(yī)生告訴我們:孩子隨時可能離開,能活到一歲的希望渺茫?!?/p>
李先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上網查找各種信息,終于查到伏索利肽能治孩子的病,但這個藥并沒有在我國上市。
剛剛有了希望,希望又隨之破滅。
但實際上,此時我國已經有患者因為特許政策在海南用上了伏索利肽。遺憾的是,那時候李先生沒有得到這個信息。
這個政策就是2018年國務院賦予海南省政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yī)療旅游先行區(qū)(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qū))使用特許藥械的審批權,允許在樂城先行區(qū)醫(yī)療機構使用國外已經上市、國內尚未注冊的國際創(chuàng)新藥械。2019年,政策細化落地。2022年6月,伏索利肽首次進口到樂城先行區(qū),由科園信海(北京)醫(yī)療用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藥科園貿易)承擔相關工作。
直到2023年9月,李先生了解到海南可以用藥,“我們片刻不敢耽擱,趕緊準備買飛機票,去海南尋求一線希望”。但樂城先行區(qū)特許政策要求患者首診必須到場,而當地醫(yī)生評估,孩子身體情況不適宜乘坐飛機,很可能出現(xiàn)生命危險,“我們只好放棄”。希望再一次破滅,李先生心急如焚。
2024年10月,李先生突然從網上得知,北京有藥!
李先生立刻帶著孩子來到北京。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以下簡稱北京兒童醫(yī)院),完成各項檢查后,醫(yī)生確認孩子符合用藥條件,當天就注射了伏索利肽。
“我們沒想到,這么快能用上藥!更沒想到,用藥僅僅三個月,孩子就能扶著沙發(fā)站起來了!太感謝北京的好政策!”李先生激動地說。
參與北京伏索利肽臨時進口工作的依然是上藥科園貿易。該公司董事長楚晨曦向記者介紹說,患者家屬所說的“北京好政策”就是2023年11月國務院原則批復同意北京市人民政府上報的《支持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yè)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qū)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在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qū)建立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qū),探索進口未在國內注冊上市的罕見病藥品,由特定醫(yī)療機構指導藥品使用。通俗地講,就是尚未在國內上市的罕見病藥品,可以臨時進口在北京指定的醫(yī)療機構使用。
楚晨曦回憶起當時政策出臺背景。2021年,北京市政府提出要解決更多民生問題。在此過程中,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qū)管委會、北京市藥監(jiān)局、中國罕見病聯(lián)盟和上藥科園貿易等單位及組織共同建議,在天竺綜保區(qū)建立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qū),為罕見病患者臨時進口尚未在國內上市的臨床急需藥品。
“我們公司開展藥品進出口貿易工作已有十余年,經常接到罕見病患者找藥的訴求。按照相關法規(guī),未在境內上市且未獲得有關部門批準的藥品不允許進口。我們也想借此機會,為這個群體發(fā)聲。”楚晨曦說。
經過層層論證之后,建議匯報給北京市人民政府,最終寫入工作方案。2023年11月,工作方案得到國務院批復。
隨后,北京市藥監(jiān)局立即行動,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第一批臨時進口的罕見病藥品就是伏索利肽。
2024年4月11日,伏索利肽從上藥科園貿易運抵北京兒童醫(yī)院?!巴?,首張?zhí)幏介_出。截至2024年年底,在我院已經有19名患兒用上了伏索利肽。”北京兒童醫(yī)院藥學部主任郭鵬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受益于首張?zhí)幏降幕颊呒覍儋浰偷哪敲驽\旗,還懸掛在藥學部會議室的墻上。
用得起 減輕高價負擔
李先生的孩子有藥可用了,全家都松了一口氣,但隨之而來的年治療費用超百萬元、而且一直需要到18歲左右的用藥費用,又讓李先生一籌莫展。
“我們只好抵押房產,但可能高達幾千萬元的治療費用,普通人家都無法承受。”李先生表示。
事實上,面臨高昂用藥費用的不只李先生一家,也遠不止軟骨發(fā)育不全這一個罕見病群體。
蔻德罕見病中心于2024年9月發(fā)布的《時不我待:中國罕見病立法研究報告》顯示:龐貝病(糖原累積?、蛐停?,國內估算患者數有3.5萬人,治療藥品注射用阿糖苷酶α成人及兒童年用藥費用分別約175萬元和98萬元;黏多糖貯積癥Ⅰ型,國內估算患者數有1.89萬人,治療藥品注射用拉羅尼酶濃溶液,成人及兒童年用藥費用分別約311萬元和139萬元;X-連鎖低磷酸鹽血癥(低磷性佝僂病),國內估算患者數有7萬人,治療藥物布羅索尤單抗注射液成人及兒童年用藥費用分別約156萬元和106萬元……
“由于罕見病藥品研發(fā)成本高、用藥人群少,其價格注定高昂,僅靠患者家庭很難承受。即使‘咬牙’用藥,也存在為節(jié)省費用不能按時、足量用藥的情況。讓罕見病患者能‘用得起’藥,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黃如方表示。
引進伏索利肽的過程中,上藥科園貿易負責同境外原研企業(yè)談判、備貨、全程冷鏈配送等。楚晨曦說:“我們力爭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降低成本。比如,在倉儲運輸方面只收取成本費用。”
伏索利肽原研藥企Biomarin Pharmaceutical Inc.也決定降低在中國市場的價格。1月27日,中國軟骨發(fā)育不全患者組織的公眾號“130的視界”發(fā)文,伏索利肽在中國市場的年治療費用已調整至不足百萬元。且該產品已進入國內部分省市的“惠民?!保颊呷绻侗?,其經濟負擔將進一步減輕。
據了解,山東的“齊魯?!敝恍?9元,參保者即可享受包括伏索利肽在內的“樂城海外特藥”保險金100萬元,首次患病賠付金額比例達到80%。
用得久 豐富政策工具箱
為了讓像李先生孩子這樣的罕見病患者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久”罕見病藥品,政策“工具箱”在不斷豐富。
在北京,結合伏索利肽的成功經驗,北京市藥監(jiān)局細化藥品臨時進口工作實施流程,于2024年9月發(fā)布《北京市促進臨床急需藥械臨時進口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北京市推動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qū)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建立涵蓋罕見病臨床急需藥品臨時進口、流通、使用全過程的“白名單”制度,為更多罕見病藥品進口厘清道路。
更多的醫(yī)療機構、藥品企業(yè)也積極行動起來。2024年10月25日,北京市衛(wèi)生健康委公布2024年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qū)醫(yī)療機構“白名單”,共10家醫(yī)療機構入選。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qū)也于同月發(fā)布首批罕見病藥品進口企業(yè)“白名單”,共4家企業(yè)入選。截至2024年底,已有5個藥品通過北京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qū)建設工作獲批臨時進口。
而在粵港澳大灣區(qū)和更早的樂城先行區(qū),都設立了各自的臨床急需藥品進口政策,支持罕見病藥品進口。
罕見病患者可根據自身需求,在診療及用藥地點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楊悅表示,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府并不“止惠”于解燃眉之急的“臨時進口”,“用得上”政策端的利好不斷釋放。
2019年6月,國家藥監(jiān)局與海南省人民政府聯(lián)合啟動了海南臨床真實世界數據應用試點工作,支持樂城先行區(qū)獲得的真實世界數據用于藥械注冊申請。截至2024年11月份,共有5款藥品、12款醫(yī)療器械通過使用樂城先行區(qū)真實世界數據輔助臨床評價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上市。
2024年9月,國家藥監(jiān)局藥品審評中心發(fā)布《以患者為中心的罕見疾病藥物研發(fā)試點工作計劃(“關愛計劃”)》。據記者初步統(tǒng)計,截至2月28日,已有9個罕見病藥物被納入試點,1個罕見病藥物被公示將納入試點。
在支付端,國家基本醫(yī)保、惠民保、商保等積極探索“用得起”的突破口。楊悅認為,“多元支付是發(fā)展趨勢”。
據國家醫(yī)保局消息,2024年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新增罕見病藥品13種,超過90種罕見病藥品已納入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我國還將研究制定丙類藥品目錄,罕見病藥品或將納入其中。
楚晨曦是北京市順義區(qū)人大代表,他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我們?yōu)楹币姴』颊吆粲跻约俺袚糠止ぷ?,是盡一名代表的職責。隨著伏索利肽用量逐漸增多,原研企業(yè)已認識到中國市場的巨大需要,已考慮將該產品申請在中國注冊上市。”
上藥科園貿易對外事務部總經理胡曉霞是北京市人大代表,關注罕見病患者已有十余年。在2025年北京市兩會上,她建議,將北京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qū)進口的罕見病藥品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減輕罕見病患者用藥負擔。
記者也了解到,亦有代表委員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表示,將針對罕見病用藥提出建議提案。
罕見病患者牽動著越來越多人的心——
全社會正努力為罕見病患者托起生命之舟。(劉鶴)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