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愛好者請注意:吃了這6種藥,最好先歇會兒
春節(jié)過去,很多人開始運動減肥,但正在服用這幾類藥的人,我勸你別急著上運動場先讓自己好好歇會兒。吃完6類藥,運動要當心。
服藥后不宜立刻運動,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理由。
服藥后溶解和吸收的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到1小時。服藥后馬上運動,血液就會大量流向運動部位,腸胃內(nèi)血流變少,藥物吸收緩慢或不徹底,從而導致藥效不佳。服藥后立刻運動,可能加重某些藥物的不良反應。下面這6種藥物,都不宜在運動前服用。
含“麻”感冒藥影響心率。名稱里帶“麻”字的藥品,如“美撲偽麻片”,多含有偽麻黃堿。該成分在復方感冒藥中很常見,可收縮血管,減輕鼻部充血、鼻塞癥狀。偽麻黃堿會影響人體的排汗和散熱功能。偽麻黃堿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且服用劑量越大,中樞興奮作用也越強,心悸、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增大運動時猝死的風險。
建議:服藥后注意休息。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患者慎用這類藥。
止痛藥刺激腸胃。為了保證運動量,有些身體有輕微疼痛人可能先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藥,緩解癥狀后再運動。其實,布洛芬對胃腸有一定刺激,服藥后馬上運動可能加重胃腸道反應。
建議:服用布洛芬1小時后,才能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
降壓藥導致脫水。服用利尿類降壓藥如氯噻嗪時,排尿量增多,會增加服藥者在鍛煉過程中脫水、電解質(zhì)失衡、疲勞和肌肉痙攣的風險。洛爾類降壓藥如普萘洛爾等,會降低心率、血壓和心臟排血量,讓人在鍛煉過程中感覺疲勞、行動遲緩和呼吸不暢,從而給運動造成風險。
建議:服利尿類降壓藥的患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調(diào)整服藥時間、藥量,并注意在鍛煉過程中多喝水,降低脫水風險。服用洛爾類降壓藥的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制定運動計劃及目標心率。
降脂藥讓肌肉疼痛。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后運動,某些情況下可能引起肌肉疼痛,有時還伴隨肌酸激酶(CK)升高,使肌肉攜氧量下降。
建議:長期服他汀應定期查血,觀察CK水平是否升高。如果出現(xiàn)升高,則不推薦較劇烈的運動。必要時咨詢醫(yī)生,調(diào)整用藥方案。
抗過敏藥容易中暑。比較常用的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阿斯咪唑、特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如果在鍛煉時服用,會讓身體過熱。且阿斯咪唑、特非那定有少見的嚴重心臟毒性,可引起心律失常,與酮康唑及紅霉素等合用時,上述不良反應會加重。
建議:可以先運動再鍛煉,以降低風險。
胃痛藥讓人困倦。常見胃腸解痙藥如硫酸阿托品、山莨菪堿、甲氧氯普胺等,常用于治療胃腸絞痛。這些藥可能會引起口干和困倦,讓人在運動時無法集中精力,從而增大損傷風險。吃這些藥后會降低排汗能力。
建議:服用這類藥物時,要盡量減少在高溫環(huán)境中活動。
溫馨提示:為避免影響藥效或運動效果,服藥后1小時內(nèi)都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如打籃球、快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