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曲消愁似神仙
明代醫(yī)學家吳師機說:“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矣”,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生理學家指出,當人患病時,體內節(jié)奏處于異常狀態(tài)。此時如果選擇適當?shù)臉非?,借音樂產生的和諧音頻,使人體各種振頻活動趨于協(xié)調,能起到鎮(zhèn)靜、鎮(zhèn)痛、調整情緒等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神經衰弱的人,性格暴躁易怒的人,經常聽舒緩的音樂,可以使性情變得平穩(wěn)、溫和。高血壓患者靜心聽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血壓即可下降。老人經常聽聽動聽的音樂,可以延緩衰老。
不過,每一首具體的音樂作品是與一定的情緒反應相呼應的。具體搭配如下:
催眠、治療神經衰弱可以聽《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燭影搖紅》、《軍港之夜》、《仲夏夜之夢》等。
增進食欲,增添居家樂趣可以聽《花好月圓》、《歡樂舞曲》等。
鎮(zhèn)靜情緒可以聽《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等。
排遣抑郁情緒可以聽《喜洋洋》、《步步高》、《金蛇狂舞》、《采茶撲蝶》等。
輔助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可以多聽《平湖秋月》、《漁舟唱晚》、《二泉映月》、《姑蘇行》、《雨打芭蕉》、《江南好》、《鷓鴣飛》、《水龍吟》等民族樂曲,亦可選用外國的巴赫b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悠揚美妙的樂曲。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