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皮膚干燥狀況百出?潤膚養(yǎng)顏這樣吃
秋風送爽,一連好幾天的晴朗天氣讓人愜意。
不過,雖然暑濕的煩擾越來越少,但秋季的干燥也日漸加重,首先受到考驗的就是皮膚。比如手肘、嘴唇、臉頰等部位有緊繃感,甚至還有脫皮、瘙癢的跡象。
秋季皮膚問題高發(fā),其中很多都與“吃”相關(guān)。如果吃得不對,不但皮膚會喊“渴”,加速皮膚衰老,甚至可能誘發(fā)難以斷根的皮膚病。
懂養(yǎng)生的人,都知道要順應節(jié)氣調(diào)整食療重點,護膚也不例外~
為什么一到秋天皮膚就容易干燥?
這是因為秋季早晚溫差大,空氣干燥,氣候的變化直接導致皮膚表面的皮脂腺與汗腺分泌減少,皮膚角質(zhì)層水分減少,所以會感覺皮膚干燥、緊繃、脫皮等。
從中醫(yī)的角度看,秋燥傷人,耗傷津液,故見皮膚干燥、口鼻黏膜干燥、干咳等癥狀,內(nèi)調(diào)應以滋養(yǎng)潤燥為主。
因此,入秋后建議適當多吃一點有生津潤燥、益氣補血、甘潤養(yǎng)肺作用的食物和藥材,可以改善皮膚干燥,還能潤膚養(yǎng)顏,如:人參、沙參、百合、大棗、山藥、枸杞子、松子仁、麥冬、靈芝、胡蘿卜、核桃、銀耳、蜂蜜、雪梨、黑芝麻、鴨肉等;同時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煎炸食物,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
滋養(yǎng)潤燥湯方收好:
西洋參烏雞湯
材料:烏雞500克,西洋參3克,枸杞子15克,麥冬10克,紅棗5枚,生姜2片。
做法:烏雞洗凈,放入鍋中煮開,撇去浮沫后將雞肉切塊,放進砂鍋,再放入西洋參、姜片、紅棗和枸杞、麥冬,倒入適量水,煲一個半小時后調(diào)味食用。
點評:補氣養(yǎng)血、滋陰清熱。特別適合于秋季皮膚干燥,兼有虛熱的表現(xiàn),如心煩不眠、口渴咽干、手足心熱等。
黃精熟地排骨湯
材料:黃精20克,熟地黃20克,排骨250克。
做法:排骨洗凈,焯水備用;黃精、熟地洗凈,先用適量清水泡20分鐘左右;加入排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時,加少許鹽即可。
點評:有助于改善皮膚干燥起皺的問題。
沙參玉竹瘦肉湯
材料:瘦肉500克,沙參30克,玉竹30克,無花果6個,百合20克,雪梨1個。
做法:瘦肉洗凈切塊,焯水去沫。雪梨洗凈、去芯,切塊備用。將沙參、玉竹、無花果、百合洗凈,放入瘦肉、雪梨,加適量清水,大火煮15分鐘后轉(zhuǎn)小火煲一個半小時,最后調(diào)味即可。
點評:清肺益胃、生津養(yǎng)顏,適合秋季干燥天飲用。
綠豆百合湯
做法:將30克綠豆和30克百合加適量水,燉至熟爛即可,可放入適量白糖調(diào)味。
點評:綠豆清熱解毒、清肝降火;百合滋陰潤燥、涼血清熱。此湯適合亞急性濕疹患者食療服用。
獨腳金谷麥芽湯
做法:獨腳金5~10克,谷麥芽15克、瘦肉若干,同煲。
點評:健脾消滯,適用于皮膚疾患伴有脾虛食滯患者。
百合薏米粥
做法:薏苡仁50克,鮮百合100克,同煲。
點評:清熱除濕潤燥。適用于皮膚紅腫瘙癢、干燥或者滲液、口干口苦等濕熱等情況。
秋季三類皮膚問題高發(fā)
多與“吃”息息相關(guān)
除了皮膚干燥的問題,一些人在這個時節(jié)還容易被惱人的皮膚病“纏”上,甚至反復發(fā)作難斷根,原因很可能也出在“吃”上。
蕁麻疹:
誤食異體蛋白質(zhì)風險高
異體蛋白,指的是非人體組成的外源蛋白,比如蛋品、花生、牛奶、黃豆、小麥等,都是常見的異性蛋白過敏原。
當人們吃到異體蛋白質(zhì)或其他能夠誘發(fā)急性蕁麻疹的食物,或者入秋后進補過量,易引起消化系統(tǒng)負擔過重,消化不徹底,大分子物質(zhì)、特別是蛋白質(zhì)分解后產(chǎn)生的肽類物質(zhì)就會通過腸道進入體內(nèi)誘發(fā)急性蕁麻疹。若不做好“戒口”工作,蕁麻疹可反復發(fā)作,甚至演變?yōu)槁浴?/p>
痤瘡:
油膩“重口味”是禍首
痤瘡可由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皮膚“出油”旺盛、毛囊口皮膚過度角化、皮膚感染等原因引起。
秋冬季,人們愛吃油膩性食物、高鹽食物以及含糖高的甜食,這類食物能夠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大量皮脂,而大量皮脂排泄不暢,堵塞于毛孔中,就容易誘發(fā)痤瘡了。
脂溢性皮炎:
嗜油膩、飲酒易“出油”
脂溢性皮炎好發(fā)于頭皮、臉部、胸背等處,得了脂溢性皮炎通常會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瘙癢,皮膚出油、皮屑增多,還有糜爛結(jié)痂等癥狀。
吃偏油膩的食物、飲酒、維生素B缺乏,這些情況容易引起皮膚“出油”,從而增加患脂溢性皮炎的幾率。
小貼士:
不想皮膚受累?飲食要點記好!
皮膚遭遇急性問題,醫(yī)生往往建議“清淡飲食”。不過,清淡飲食可不是簡單的白粥青菜,它也是有講究的,主要包括:
1.多喝水、多進食蔬菜水果,可適當高蛋白飲食,維持皮膚正常新陳代謝。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過咸過甜都會加速皮膚衰老。
2.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B2、B6、E等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胡蘿卜、蛋黃、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籽油等。
3.不酗酒、忌食辛辣刺激性、油膩性食物。其中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蔥、生蒜、白酒等。油膩食物主要是指油脂類、煎炸類食品。
4.過敏體質(zhì)的朋友應遠離刺激性食物,這類食物易引起過敏,比如海鮮、牛羊肉、鯉魚、鴨、鵝、榴蓮、菠蘿、芒果、香菇、竹筍等。
除了要吃對
秋季護膚還有四要點
護膚光靠吃是不夠的,日常生活中的保養(yǎng)和護理也很關(guān)鍵,這幾個方面要做好:
清潔皮膚:
可選擇有清潔力但溫和不刺激的氨基酸類潔面乳;洗臉用溫水或冷水;洗澡水溫適宜控制在37℃左右,洗澡時間15分鐘內(nèi),可選擇具有保濕性的沐浴露,洗澡后涂抹潤膚露,如凡士林、維生素E乳等。
注重保濕:
入秋后,皮膚補水保濕尤為重要,建議選用保濕潤膚類的護膚品,如玻尿酸、魚肝油、尿素霜等。敏感肌可選用安全性較高的醫(yī)用護膚品。
注意防曬:
秋天紫外線依然較強,日常戶外活動,也建議做好防曬,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或涂防曬霜等,秋冬的日常防曬級別可以略略降低,比如用SPF為15?PA值為+或++。
適當增濕:
立秋后,南方地區(qū)的高溫天還未結(jié)束,但干燥卻可能提早來到,如果室溫不高,尤其是晚上,盡量少開空調(diào),避免加速人體的水分蒸發(fā)。如果要開空調(diào),建議在室內(nèi)放置一小盆水或開啟加濕器,避免睡醒后皮膚、口腔過于干燥。(李津)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