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尖上的安全守衛(wèi)鄉(xiāng)情——陜西省禮泉縣袁家村食品安全工作紀實
一提到關中平原,人們就會想起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及《武林外傳》里佟掌柜的那口關中方言?,F實生活中,如果想體味一把影視中“土得掉渣”又“原汁原味”的關中生活,咸陽禮泉縣的袁家村,是一個“聽秦腔,嘗小吃”的好去處。
當千篇一律的農家樂讓游客失去了興趣,而袁家村的民俗體驗卻迎來高峰。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力求用鄉(xiāng)情和小吃留住“關中味道”,用匠心和誠信保障食品安全。
原汁原味留住“關中味道”
坐落于禮泉縣煙霞鎮(zhèn)背面的九嵕山下袁家村,處在西安與咸陽半小時經濟圈內。2007年,袁家村投資建設了民俗旅游村——關中印象體驗地。
走進體驗地,可見屋檐上的青灰瓦,墻上掛的黃玉米,石磨中的紅辣椒。商鋪里,驢拉磨研著辣面,白嫩的豆花,醇香的糧食醋……涌上鼻尖,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從前。一條擁擠的老街,生動地再現了關中鄉(xiāng)村風情,可謂為陜西版的“清明上河圖”。
關中印象體驗地有小吃街、書苑街、回民街、酒吧街等7個不同商圈。小吃街是最受游客歡迎的地方?,F蒸熱米皮、酸辣肥腸粉、烙面、生汆丸子、粉湯羊血、肉夾饃、攪團、辣子雞、油潑面……每種小吃,都由一個店面經營,絕不重樣。游客稱:“我覺得這里的羊湯比西安城里的好吃”“這里的小吃好像吃出了小時候在家的感覺”…… 要是遇到節(jié)假日,小店連座位都沒有,只能站著、蹲著吃。
吃飽了,還有茶館可以消遣。袁家村的老書記、72歲的郭裕祿,常常就坐在茶館,和慕名而來的游人談天說地,回顧袁家村的往日今昔。“原先袁家村是個貧困村,僅有37戶人家?!惫5撟院赖卣f,“但是,隨著經濟發(fā)展,袁家村開始搞鄉(xiāng)村旅游,吸引了眾多游客?,F在家家住上了小洋樓,戶戶開上了小汽車?!?
目前,袁家村有農家樂62家,小餐飲230家,小作坊31家,流通經營戶36家,小攤販60家,年接待游客近400萬多人次,年產值2.2億元,村民人均收入5萬元,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被授予“中國十大最美鄉(xiāng)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15年“十一”黃金周期間,袁家村接待游客105萬人次,是兵馬俑游客42.6萬人的2倍多。
世界級景區(qū)比不過鄉(xiāng)土味道,憑的是什么?
“關鍵是啥?袁家村發(fā)展,破題靠的是食品安全!”郭裕祿一語中的。
把食品安全當成“生意經”
關中小吃全國聞名。為了使關中傳統(tǒng)工藝能在袁家村集中展示,村里派人在全省搜羅制作傳統(tǒng)食品的傳人。粉湯羊血、五香豬蹄、天一閣辣子、關中醇酒、炸麻花等等,只要有民俗絕技,袁家村免費提供商鋪,不收租金及管理費,連水費都免了。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村里還給手藝人發(fā)工資,誠心實意地邀請手藝人來袁家村經營小吃。
好味道一定源自于好原料和好手藝。粉湯羊血店主董芳梅介紹,“好羊血手捏起來粗糙,筷子一夾就斷。如果吃起來滑彈、勁道,但肯定是加了明礬,食材不道地。袁家村的羊血從不以次充好?!?
袁家村的麻花炸了三鍋,就必須重新換油。村里的傳統(tǒng)工藝釀的糧食醋沒有添加劑,10℃以下只能保存三個月。老油坊的傳統(tǒng)壓榨菜子油,每天出一鍋,榨三道,從巷子口就能聞到菜籽油的香味。原汁原味、貨真價實,這也是袁家村吸引八方來客的秘籍之一。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