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需要特別關注——專家談老人兒童孕婦用藥安全
編者按:
老年人身體常有多種疾病,用多種藥物,而自理能力趨于下降;孕婦身體生理機能變化較大,用藥會影響到胎兒,禁忌較多;而兒童身體發(fā)育未完全,對藥物作用更敏感。這些因素使得這些人群成為用藥特殊人群。對于特殊人群用藥必須給予特別的關注,才能保證用藥合理和安全。
由中國藥學會主辦,中國藥學會醫(yī)院藥學專業(yè)委員會、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承辦的“第五屆國際用藥安全學術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會議分享、交流了用藥安全領域的國內外進展,以及促進用藥安全的方法。作為分論壇之一,“特殊人群用藥安全”受到了高度關注。
老年人
克服多重用藥風險
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院藥學部副主任邱峰主任藥師在會上作了“患者安全與社區(qū)老年患者用藥安全”的報告。邱峰分析指出,老年人錯誤用藥、不合理用藥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相關制度不健全、藥品廣告影響等因素,也有醫(yī)務人員合理用藥宣傳不到位等原因,還有患者依從性差、錯誤的用藥觀念、用藥知識欠缺、疾病多、用藥復雜等個人因素。再加上老年人具有胃酸缺乏、胃動力降低等生理特點;老年人群基礎疾病多,常多種疾病共存,多重用藥現象普遍……種種因素,使得老年人很容易出現用藥安全問題。
對此,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院藥學部歸納出了藥學服務在保障老年人用藥安全上的幾個實踐點:藥物重整、處方精簡、抗菌藥物管理、治療藥物管理、患者參與、發(fā)揮臨床藥師的作用等。邱峰解釋說,藥物重整是將病人的用藥醫(yī)囑與其所服用的藥物進行對比分析,通過重整避免諸如漏服、重復給藥、劑量錯誤或藥物相互作用等用藥錯誤。處方精簡是指對可能導致患者損害或患者不再獲益的用藥,減少劑量或停用,目標是減少用藥負擔和損害,同時維持或提高生活質量。多重用藥對老年人具有很大風險,在有效管理和監(jiān)測下,處方精簡是可行和安全的。患者參與是指患者一方和醫(yī)務人員積極配合,參與到醫(yī)療保健系統(tǒng)的各級層面,了解自己的診斷,理解并參與治療計劃,知曉正在使用藥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從而降低用藥錯誤的風險。
邱峰還提醒,許多老年人熱衷于使用保健品,此類風險也值得關注。
妊娠及哺乳期
科學把握用藥禁忌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y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袁偲偲就《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用藥錯誤防范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進行了解讀?!吨笇г瓌t》由合理用藥國際網絡(INRUD)中國中心組臨床安全用藥組等組織醫(yī)學、藥學、法學、護理學等領域專家制定,于今年6月正式發(fā)表。
袁偲偲介紹說,在妊娠期使用處方藥的現象很普遍。但妊娠期患者藥代動力學特征有明顯改變,在用藥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與一般人群存在顯著差異;同時,部分藥物會通過胎盤屏障,對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由于母親和胎兒或嬰兒同時暴露于藥物,一旦發(fā)生用藥錯誤事件,后果可能十分嚴重。
《指導原則》總結了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藥錯誤的常見類型:一是未識別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高風險特殊身份。二是患者處方中含有妊娠期或哺乳期禁用藥物。三是未考慮妊娠期及哺乳期的生理特點,藥物劑量不合理。四是審核錯誤,藥師未審核出處方有禁用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的藥物。五是給藥途徑錯誤,未選擇適用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的特殊給藥途徑。六是用藥時間錯誤,未按藥物特殊規(guī)定使用時間使用藥物。比如,對于哺乳期的患者用藥,特別要考慮其用藥時間與哺乳時間合理安排,計算好藥物在體內的清除時間,減少藥物對乳兒的影響。七是用藥依從性錯誤,由于患者未按正確醫(yī)囑用藥而造成病情延誤。
袁偲偲指出,患者擔心藥物影響傷害到胎兒,拒絕用藥,導致病情延誤、加重的情況在臨床上非常常見。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孕婦因念珠菌陰道炎就診,醫(yī)生處方了克霉唑陰道片,患者因擔心不良反應并未用藥,幾天后陰道炎加重,導致了宮內感染。
如何防范這些錯誤?袁偲偲介紹說,《指導原則》也給出了建議。比如:在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和所有醫(yī)學文書中,必須有患者妊娠或哺乳身份的明顯標識;醫(yī)務人員實施權限管理,醫(yī)師、藥師、護士均須接受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藥的崗前培訓。醫(yī)、藥、護三方合作完成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用藥教育。藥師應在患者用藥教育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結合患者病理生理特點以及藥物特點,進行相關用藥指導和監(jiān)護。開設孕產婦學校,增強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對藥物知識的了解,以及對安全用藥的重視程度和正確理解,鼓勵患者參與藥物治療,幫助患者做好自身用藥管理。
兒童用藥
劑型劑量須看清楚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胡利華從一個例子的講述展開了報告:1位1歲零3個月的患兒,因為低燒要服用醫(yī)生開的處方藥,應該是1日兩次,一次0.5袋(1袋0.3克)。但家長把0.5袋當成了0.5克,結果造成藥物超量服用。胡利華說,像這樣的錯服藥現象,在兒童中不但常見,而且后果往往非常嚴重。
胡利華介紹說,兒童用藥在劑型、劑量上都有較高要求。劑型影響兒童用藥依從性。而劑量更是兒童用藥需要特殊對待的一個問題。胡利華指出,兒科患者個體之間的給藥劑量差異可達到50倍。兒童用藥常需要根據患兒的體重、體表面積、年齡、個體因素等計算給藥劑量。精心計算用量格外重要。
另外,由于家長用藥知識缺乏,給兒童用藥時有一些常見的錯誤。胡利華舉例說,有些看護人因擔心藥物不良反應,擅自減量或停藥;有些則急于求成,擅自加大藥物劑量。有些家長會看錯用法,把應分次服用的藥物一次性給孩子服用;或把應一次服用的,卻分次服用。還有的不按劑型使用規(guī)定用藥,將干混懸劑或泡騰片不加水直接口服。有的看護人把需要口服的藥用成了滴鼻劑,把外用藥口服等等,不勝枚舉。給藥方法越復雜,錯誤率越高。
胡利華指出,要提升兒童用藥安全水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要鼓勵研發(fā)兒童藥,包括專用品種、適宜劑型與規(guī)格;規(guī)范、完善藥品說明書中的兒童用藥信息;推動兒科用藥標準、指南的制訂;實施處方權限管理,具有兒科資質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其他相關??漆t(yī)師經過培訓授權后,可開具兒科處方;藥師經兒科藥學專業(yè)培訓并合格后才能調劑兒科處方。
胡利華還介紹了國家相關部門近幾年來出臺的關于兒童藥的利好政策,相信這些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將會積極推動兒童藥的發(fā)展,提升兒童安全用藥水平。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y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