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亚洲av美腿av丝袜

“糖友”食“粗”并非多多益善

  • 作者:蘇新民
  • 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 2016-08-26 09:55



   案例1:半個月前,患糖尿病多年的陳大伯從書中得知五谷雜糧粥(用黑豆、綠豆、黃豆等雜糧搭配而成)不僅制作方法簡單,而且對糖尿病的食療效果顯著。陳大伯如獲至寶,立即開始按照書中推薦的方法實施養(yǎng)生計劃,每餐只吃五谷雜糧粥。半個月后,陳大伯在家測血糖后發(fā)現(xiàn),血糖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增高了。于是,他專程到醫(yī)院向醫(yī)生咨詢。

  點評:五谷雜糧粥并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吃。因為粥里有的雜糧屬于糖類,一日三餐大量吃,難免會導致血糖值不降反升。而且粥里的豆子嘌呤類物質(zhì)含量高,長期大量吃,易使尿酸增高引發(fā)痛風。還有些“糖友”想控制食物的攝入量,但又禁不住饑餓,就想到了喝粥。殊不知,煮熟、煮爛的食物以及含水多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喝粥后血糖升高的速度遠比吃米飯、饅頭、窩頭、雜糧餅等要快,所以有人說喝稀粥如同喝糖水。

   案例2:高女士今年39歲,患糖尿病5年有余,患病以來一直特別注意飲食。她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當然地認為粗糧含糖量肯定比平常的主食含量低,于是改變飲食習慣。一天三頓飯,每頓主食都只吃紅薯、玉米粥,偶爾換換胃口也只用其他雜糧代替。但令高女士沒想到的是,3個月下來,她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差,腸胃經(jīng)常感覺不舒服,原本就不胖的她體重一下子減少了十幾斤,四肢也經(jīng)常感覺酸軟無力。高女士向醫(yī)生求助,才知道自己陷入了糖尿病患者經(jīng)常走入的飲食誤區(qū)——過食粗糧導致營養(yǎng)不良。

  近年來,不少養(yǎng)生書籍和養(yǎng)生電視節(jié)目提倡多吃粗糧以補充膳食纖維,在民眾中掀起了一陣“粗糧運動”,超市中的粗糧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研究表明,食用粗糧的確對糖尿病患者有好處,因為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能夠延遲飯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風險。但不科學地食用,往往得不償失。因此,“糖友”在食用粗糧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粗細搭配

  糖尿病飲食中主食要盡量做到粗、細糧合理搭配,把粗糧和細糧摻和起來吃。比如,可以食用由“玉米+大麥面”組成的二合面或“玉米+大麥面+蕎麥面”組成的三合面做的面條和饅頭;也可以吃“大米+綠豆”組成的二米飯或“大米+綠豆+燕麥”組成的三米飯。當然也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在一天三餐中分開安排,1~2餐粗糧,1~2餐細糧。這樣既能攝入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微量營養(yǎng)素,又可以改善餐后血糖,同時還不會造成過粗或嘌呤過多的情況。

  2.交替食用

  吃粗糧要多樣化、交替食用,這是因為每種粗糧營養(yǎng)價值側(cè)重點不同。如玉米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E、維生素B6、煙酸等,但所含煙酸為結(jié)合型,如果食用前不進行堿處理,就不能被人體利用,等同于煙酸缺失;小米含有大量維生素B1、維生素B2,具有調(diào)養(yǎng)作用,但其氨基酸組成不理想,賴氨酸過低而亮氨酸過高,也不能長期食用。另外,一成不變的吃法既容易造成胃口疲勞,又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不妨換點花樣,比如今天喝小米綠豆粥,明天喝黑米粥,后天換蕎麥。粗雜糧以天然為好,添加了人工香精、色素、甜味劑、膨化劑的精制后的粗糧最好不吃。

   3.因人而異

  粗雜糧也不是所有“糖友”都可以吃,如糖尿病合并胃腸疾病、糖尿病合并腎病者應少吃或不吃,糖尿病合并高尿酸、痛風者最好不吃粗雜糧。有些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腸胃功能差,缺鈣、鐵等微量元素,還有日常生活中活動量大的患者以及高齡老年人,都不宜食用粗糧,以免造成營養(yǎng)不良。

   4.適可而止

  粗糧除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外,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兩點是精制米面所欠缺的)。膳食纖維可以阻礙食物中糖類、膽固醇的吸收,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但同時也會阻礙食物中鈣、鐵等的吸收。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血中鈣、鐵等微量元素水平低于正常人群,提示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微量元素缺乏,如果大量進食粗糧,有可能進一步加重這種情況。食用粗糧的正確方法應該是,一日三餐中粗糧只吃一餐即可;吃粗糧應多喝水,保證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吃粗糧應循序漸進,給腸道適應期;搭配葷菜,保證營養(yǎn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日粗糧及全谷類制品攝入在50~100克為宜(占主食的1/4~1/5)。例如,每日進食主食總量為250克(半斤),則粗糧在50克(1兩)左右即可。

 

《中國醫(yī)藥報》社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使用。

(責任編輯:)

分享至

×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網(wǎng)民評論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